|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兰州文化

兰州文化

关键词:兰州文化 兰州城市在线 兰州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兰州文化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lz.ccoo.cn
  • 感谢 lanzho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698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金融,交通,教育中心,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适宜人居。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9.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

观光游览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全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文物点500多处,古遗址2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50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兴隆山;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白衣寺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滨 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兰州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节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
 
1、黄河风情线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经过城建部门的规划建设,沿黄河南岸,已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精美的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在旅游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漂流。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已成为老年人晨练和年青人浪漫的场所。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先到滨河路,从东到西一游。
 
2、白塔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兰州市白塔山东约1公里处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遗址。相传明初,大将徐达、冯胜奉命攻打元军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闻名。
 
3、八盘峡旅游度假区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这里有雄伟的电站大坝,环境优美的厂区,宽阔的库区水面。厂房内发电机组轰鸣,厂房外树木成荫,百花盛开,鸟语婉转,风景如画。溯河而上,沿岸枣林葱郁,芦苇摇曳,水鸟翔集,是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境。
  八盘峡库区水面广阔,黄河与湟水河汇合口环境条件优美独特,非常适合于开展水上体育运动及娱乐。可容纳100人乘坐的游轮,是目前兰州市最大最豪华的游轮。您乘坐在装饰雅致的客舱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层观光甲板远眺,总令你心旷神怡。您如果想体会扑面的河风,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过如镜的库区水面,享受风驰电掣般的快感。龙舟--只有在江南水乡才能看到的景致。
  库区岸边50亩果园内已经是果满枝头了。您可以在石子铺设的道路上悠闲地徜徉,也可以坐在树下的石桌旁,与友人娱乐聊天,享受炎热夏日里的清凉。汽车爱好者的最爱--卡丁车场即将建成,面积有9300平方米,您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感受飞车的刺激。请您密切关注开业的日子!在建面积为1680平方米的植物园,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您既可在其中观赏奇花异草,又可休闲娱乐。
  清澈见底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规比赛标准建设,设有8条泳道,可承办游泳比赛,是游泳爱好者一展身手的场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绝佳选择。
  八盘峡水电厂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发电厂,装有三台国产机组和三台瑞典机组,总装机容量22万千瓦。参观电厂,您能够了解水力发电的全过程,丰富和拓展您的知识面,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电力生产认识教育的良好场所。
 
4、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公里处的永登县连城林内,属祁连山脉的东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被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吐鲁沟1984年8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已成为兰州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吐鲁沟曾为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影响,降雨丰沛,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曲径通幽,吐奇纳秀,成为一毫无人工雕凿的原始自然风景区。区内有发源于俄博峰的吐鲁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至三岔汇合后,经前沟汇入大通河。沿河谷修有公路直通
  沟内,两岸步移景异,气象万千。吐鲁沟自然风景区海拔1,998-3,165米,总面积6,157公顷。
  游客跨越大通河桥,即进入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从大桥至三岔旅游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全长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风景为主的公园主要赏景区,共计有24处景点,峰、峦、崖、石,千姿百态,绝壁飞瀑,石崖泻珠,虽自天作,宛如人开。再上行,便到沟掌草原,为迷人的草原游览区。从三岔右行即进入小吐鲁沟林区。沟长7公里,有12处景点。小区内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参天,溪流淙淙,到处鸟语花香,俨然一自然画廊。
 
5、兴隆山公园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6、八路军办事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在蒋统区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1937年5月开始筹建,1943年8月撤销,时间长达6年之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彭嘉伦、伍修权等曾在这里领导过“八办”工作。“八办”于1963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互助巷2号的旧址筹建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并于1981年1月正式开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办事处另一处旧址在今酒泉路157号。
 
7、五泉山公园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眼五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兰州的传统文化

在兰州这座山河为城的城市里,山就像一个铁桶,而河就像是铁桶上的一个透气孔。正因为这种原因,兰州这座位于祖国几何中心的城市,有了自己极具封闭性的缘由,几千年来近于独特地守望着被一些学者戏称为“土匪”的西部文化,进而具备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因为这个,在许多城市年的老习俗悄然淡去伪民俗大肆泛滥,人们大呼过年无聊时,兰州的过年却仍然保持着其厚且浓的传统文化味儿。
A、兰州实际上一座移民的城市,这里的年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的,这天上班,人们会打电话相互问:"你吃腊八饭了吗?哎,又过年了!"过了"腊八"年就要来了,年其实已经来了

兰州的年实际上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的,这一天兰州人都要吃腊八饭。兰州人把这叫"腊八",在这前一天下午,郊区一些村子里的热心人就会挨家挨户,收集煤块、煤砖、柴草,村民们也都量力而行,或多或少拿出一些柴和煤,交给村里的热心人。晚上,人们把风箱、小炼铁炉以及一整套的炼铁补锅的家什都预备齐全,烧旺炭火后,把生铁和铜熔化在炼铁的小炉子中。人们玩的时候,用长长的火钳夹着一个小勺子,舀出一点点熔化的铁水,放在木板上的一个小坑里,迅速向空中抛洒,此时光芒四射,极为壮观。人们把这叫做"腊八火",这是一个伴随着腊八粥而诞生的民俗,除了兰州之外,在甘肃的许多地方都流行。这样闹腾大半夜,人们便各回各家。第二天中晨便要吃"腊八饭"了,这是一种用五谷杂粮做成的类似于粥的东西,里面小麦、豆子、玉米、土豆等应有尽有,有些难吃,但却包含着人们对来年各类庄稼丰收的期盼。而且,人们要把这些"腊八饭"给院子或者顶上放一些,给天上飞的鸟儿吃,意思是让天上的鸟儿在这天吃饱了,来年少吃自家里田的庄稼。奇怪的是,这顿饭人们吃得非常早,听上了年龄的老兰州人说,五谷杂粮是人的命根子,谁先早吃谁有福气,但究其原因到底是否如此,记者不得而知了。如果说如今的兰州城郊还流行"腊八火"这一习俗的话,那么在兰州城里每户老兰州人都吃"腊八饭"则是一种必然。

B、有句话说说兰州逢事必吃,逢吃必喝,逢喝必大,更何况年关呢。并不富裕的兰州人是很会想受"光阴"的,快过年了,得把大堆小堆往家里抱,得大吃大喝。吃饱了,喝足了,兰州人更可爱了

有人说,在兰州文化里,有一个关键词:光阴。它的基础含义是时光,但在本地方言里,它确凿地定义为:金钱。小偷的工作是找光阴;机关干部们混光阴;爆发户们挖光阴;小姐们在撬光阴;一般的老百姓则是拾个光阴……此乃兰州的浮世绘。过了"腊八"这一天,兰州的世浮会就显得更加生动了起来。除了大包大包地向家里抱东西(年货)之外,人们开始享受"光阴"了。这时,兰州的街上"醉鬼"多了,饭馆酒店里的生意空前热闹,人多势众,一股股的猜拳行令声如西北风弥漫在兰州的上空。女人们看着自己的男人划拳心里高兴,当男人喝醉了爬在她们的肩膀上说一些醉三倒四的温柔话,她们心里就更高兴了。因为女人的支持或者说是放松管理,兰州人常以自己的喝而牛气冲天,你若是外地人他们会自豪地对你宣称:"在我们兰州,一年能喝到好几个牌子的酒呢!"酒使兰州男人更像男人,他们在酒桌子上是那样的豪迈,仿佛不"放翻"或者"摆平"你,他们就是是男人。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有人说,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西北天寒,人多爱饮酒。平日里朴实的兰州人虽然不善言辞,沉稳,甚或显得有些木讷,但也没有更多的虚伪、矫饰。酒不但保持着西北人民的豪爽,体现出不排外的包容性,同时也非常友善。

酒壮男儿胆,兰州的酒场如战场,在酒桌上兰州的男人用的茶杯,身上显尽"匪气"。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把这种文化称为"土匪文化"。正因为如此现在好多城市的人都说兰州人野蛮,因为过去兰州人喜欢打架,有时很血腥。说这话的人还附带上了一首在兰州以前很是流行的诗:"每个街角都藏着怀揣利器的小伙子∕每个姑娘都操着方言"。

事实是兰州的确是这样一个地方,从历史上讲兰州匪文化盛行,一直是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征战搏杀的战场,所以就养成了一种彪悍好武的民风。兰州地区是中国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数万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黄河横贯兰州,山脉分布两侧,黄河支流大通河、湟水、庄浪河、阿干河、苑川河等穿越群山,相继注入黄河,形成大大小小的河谷盆地和阶地。阶地背依高山,濒临河流,厚土肥沃,草木繁盛,动物出没,鱼翔浅底,适宜先民栖息生存。兰州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先民们主要从事原始农业,创造了黄河上游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但这里也是中国青铜的发源地。在5000年前的东乡林家遗址中,曾出土了全国最早的钢刀,而在永登的蒋家坪遗址中出土的钢刀,也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因此,记者的理解是兰州小伙怀揣利器也许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何况现在早已不是这样的了。

天津出混混,北京出青皮,兰州出夯客,夯客就是卤莽,好拼命嘛。翻开史书,我们不难看到,兰州在过去一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一个交融点。远的不说,就是元代与宋代发生在这里大大小小的战争就不计其数,而所有的战争不过都是文化冲突的一种表面现象罢了。汉武帝的屯田移民,使中原的汉民族进入兰州乃至河西与新疆,而且还是它的"农民兵团"完成了一个文化传承与交融的使命。

社火:一般由龙灯、宫灯、春官、彩旗、七巧灯、铁芯子、高跷、秧歌、锣钹、筒子鼓、旱船、狮子、后台(戏)等组成,人数多则500左右,少则不上10人,有的只有2鼓1钹1锣。多在腊月三十“点蜡”,正月十六七“歇将”。

    筒子鼓,鼓形如简,鼓帮本质,鼓面蒙有牛皮。鼓身外涂有油漆,多为黑红相兼,绘以牡丹、龙风等图案,鼓面中心绘太极八卦图案。表演者多为青壮年男子。表演时队形多变,锣、钹、号伴音,为社火主体。

    铁芯子,由清末山、陕商人引入,城关、青城的杜火中,表演方式为桌上嵌以铁棍,把棍弯曲成所需形状,将3-8岁儿童妆成戏剧角色固定于铁棍一定部位,由壮汉抬行。

    旱船,是以竹子扎成船形,船亭糊以彩纸,船身围有彩布,状似船。由一男扮的少女撑船,两手抓提船沿,腰部系有罗圈、以转动船体。

    揖子,头用纸浆做成,身子罩有布,用涂色大麻辫作狮毛。舞时一人撑狮头,一人撑狮尾,多由会拳术的青年手执绣球引领。舞狮以登桌山表演为优。

    马社火 是甘草店社火的独特形式,除鼓钹乐队外,全员着戏装骑骡马表演,社火进村、进街时,骑在骡马上的人手执兵器等道具,摆出各种姿式。

    195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敷十支社火队进城表演,欢庆解放。“文化大革命”期间社火停演。从1984年起,每年元宵节县政府选拔社火队进城表演,规模最大的队于有近千人。

    庙会

    兴隆山六月六庙会 是县内最大的庙会,每年农历这一天,兴隆山各庙道士齐集一堂,致祭各仙。善男信女上山祈子还愿。

    苑川七月神会 解放前后,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苑川一带举办神会,主供白马爷和扒蜡爷。神会从过店子开始,依村举行,最后到寺隆沟歇驾。表演程序为:秉烛、招亡、迎盘、玩毡、带签、跑五皇、压龙马、讨卦等。每逢神会,各村男女老少争相迎神,火炮震天,鼓乐齐鸣,祈祷来年吉庆有余,百姓安康。

    甘草店泰山庙会 每年两次,春杜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相传这一日是泰山爷黄飞虎的生日;秋社为农历十一月中旬,是黄飞虎出府射猎的季节。庙会期间,请陕西或兰州戏班唱会戏,敬神还愿。有时会戏长达一月左右。

    民歌

    榆中民歌种类较多,有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劳动号子、夯歌、船歌、伐木歌;有喜庆宴会的祝酒歌、猜拳歌;有表达哀思、劝善的祈祷歌;有描叙悲欢离合的叙事歌;有寄寓对太平生活向往的太平歌;有表达男女情感的爱情歌等等。    (摘自《榆中县志》)

    彩绘雕塑

    彩绘画工有四大世家。县城张海源,曾为兴隆山太白泉、天王殿、百子宫、北关金龙庙娘娘殿塑神像与泥娃娃,形象生动,裱制的狮子头遍及各地社火队。甘草店施泽衡,师承四川胡氏,善雕塑、壁画、纸工,曾为干草店甘白衣寺、四龙庙绘制《火烧宪书》,神形兼备写意花卉、山水、工笔人物也为好家所爱,子侄熟人均为画匠。金崖魏画世,以彩绘和壁画见长,在金崖及北山地区画、绘棺材。北关梁瘸爷,微雕祖先堂斗拱重檐、层门花窗,清末兴隆山庙宇木建精雕多出其手,所修金龙庙山门三迁而不能拆卸。

兰州的饮食

兰州人大多喜欢吃羊肉,而且喜欢本地的羊肉,在外人眼里很有名的青海羊肉和新疆羊肉,他们基本上不吃。距兰州不远的靖远,可以说是兰州肉羊的供应基地。那个地方和兰州一样位于水草丰美的黄河之滨,古代曾是羌、戎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现存新石器时代的吴家川岩画中就有大角羊和无角羊的形象。因为县城附近的山里生长着柴胡、车前子、益母草、薄荷、甘草等多种中药材,山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放牧在那里的滩羊食药草饮泉水,因此肉质含有很高的药用滋补价值,而且没有腥膻味,深受兰州人的欢迎。兰州羊肉的吃法,如黄焖、清汤、爆炒、手抓、烧烤等,有人说是当地回族群众发明的,也有人说是古时曾经在这里作战或者驻守的军人发明的。事实上,这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人们杀羊而后食之,既能填补物质的匮乏,又可调整身体的营养结构,甚至会避免因为食物不足而保全生命。黄焖、清汤、爆炒除了这些,兰州还还喜爱吃羊杂,如果你在摊边坐下来,他蒙着黑色盖头的妻子会拿起一个小碗,从热气腾腾的锅里舀起一些色泽不一奇形怪状的东西(羊杂碎或叫羊下水或叫羊内脏),配上清清的原汤,撒点蒜苗,放点辣椒,下面就该你发挥了--再买个兰州大饼,一顿美味就此解决。而兰州的羊肉泡馍更是一绝,这里的羊肉泡馍与西安羊肉泡馍是大不相同的。

首先是馍,西安是死面(没有发酵的面)饼,而兰州的是当地一种发面饼,它采用一种特殊的发酵工艺,保持了面粉的原始香味,任何佐料不放时都很可口,放进姜黄(一种食用色素)和苦豆(一种有淡淡苦味的香草晾干磨碎使用)就更不得了,而且做法也不一样,西安泡馍需自己掰碎(现在有了掰馍机〕然后回锅做好,兰州泡馍只管做好汤给你放好肉,然后塞给你一个大饼,然后你就自便了,你可以盘起腿,或一鼓脑将饼放进汤里,或一口汤一口饼。有人说,西安泡馍和兰州泡馍无孰优孰劣,前者属于细腻型,后者则属于粗犷型。

牛肉面:牛大碗,大碗牛,红绿黄白颜色秀,宽薄细厚品种多,酸辣鲜香真可口。"年关之时,兰州人在大碗大碗喝酒、大块大块地吃肉之余,并没有忘记本土的小吃,吃完了肉喝足了酒兰州人一定要吃上一碗地道的牛肉面

年关之时,兰州人在大碗大碗喝酒、大块大块地吃肉之余,并没有忘记本土的小吃,吃完了肉喝足了酒兰州人一定要吃上一碗地道的牛肉面。记者曾到过全国不少城市,也偿过那里各种种样的小吃,但没有发现一样小吃像兰州牛肉面这样有名而且便宜的。而不管是兰州人还是吃过兰州牛肉面的处地人,都这样评价兰州牛肉面:"牛大碗,大碗牛,红绿黄白颜色秀,宽薄细厚品种多,酸辣鲜香真可口。"一个只有两元钱的小吃能有如此大的名气,真可谓小吃帝国里的平民皇帝了,难怪人们对面他如此喜欢!

据说兰州的拉面师每拉一碗牛肉面都有相当的长度,如果要人按这个长度去走得要几分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幅漫画:牛肉面从天飞流直下,中间端着碗的少女张大了嘴,然后面从其口中延伸至秀发,直至垂地。整个画面画家把牛肉面与少女的秀发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联想来表现兰州的名小吃牛肉拉面。

2、灰豆和甜醅

两者均属于甜食。灰豆是由豌豆和大枣文火慢煮出来的。这种棕褐色食品口感极好,因为豌豆炖得很软,由于原料的关系,灰豆是营养丰富的小吃,特别适合于冬天食用。甜醅的制作原理和醪糟(南方叫酒酿)相似,但原料却是小麦。用酒曲将蒸过的小麦发酵后,配以凉开水,就有了可口的甜醅,它保持了小麦的原样,却是既酸又甜,难以言表的美味。不过别吃太多,因为它含有酒精。它很适合于夏天食用,但兰州人冬天也吃。二者每碗价格都在1元以内。

兰州的民族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全省总人口为2237.1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05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7%,少数民族人口185.6万人,占8.3%,在少数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0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17797503363 传真: 邮箱:bf–63#163.com
地址:甘肃兰州 邮编:000
Copyright © 2004-2024 兰州典卡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